出生年份: 1956~年
擅 长: 国画
毕业院校: 中国美术学院
创作年代 | 2015年作 | 尺寸 | 38*38cm |
---|---|---|---|
材质 | 装裱 | ||
题材 | 所属系列 | 西湖景 | |
作品描述 | 灵峰在老和山脚的青芝坞,属于杭州植物园地界。 晋代,天竺僧人慧理来杭州建有灵鹫、灵隐、灵山、灵峰、灵顺五寺。灵峰寺就在这里,后衰败。清代重建,并种植梅花于周围。但寺庙始终没有兴旺,倒是不断有人增植梅树,逐渐形成观梅的好去处。 1988年,杭州园林部门大面积扩地,从江浙皖多处收集梅树,使灵峰拥有五千余株梅,白梅、红梅,青梅、夏梅、腊梅、绿萼梅、宫粉梅、朱砂梅,千姿百态,犹如梅家百科。同时,灵峰寺遗址上新建了江南园林,修整了洗钵池、掬月泉等古迹,形成了杭州最大规模的探梅胜地。 我曾被邀请到余杭超山观梅。那儿人称“香雪海”,梅园庞大,古梅多。有许多人文古迹,还有海上画派大师吴昌硕的陵墓。吴昌硕生前爱梅,常在超山落脚。梅花是他的重要画题,有一方印章:“梅花手段”,很诗意,也很有文人的骨气,进退皆有。自西湖边有“灵峰探梅”一景后,我好像就没有起过心专程去超山观梅了。 每到早春二月,灵峰梅花盛开,四方游客趋之若鹜。有时报纸上报道说这里开出二度梅,又会来一波游客赏奇。使得窄窄的玉古路交通紧张。 灵峰有许多不同情调的园林。换一处即得一景,有坡地、池塘、山坞、树林、竹林,居高处能见梅花似海,进深处有庭院楼榭,往山上松林风啸似有野趣,还与植物园、玉泉相得益彰,让游园范围变得很广。我多次与家人来此团聚,赏梅。草坪厚厚如甸,女儿幼时初次走坡路就在这里,跌倒了还笑个不停。 清代西湖十八景中有“西溪探梅”一景。西溪梅多临水,于庵院边,不成群,凸显优雅,多得文人喜欢。清代思想家、文学家,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杭州人龚自珍,特别喜欢梅,推崇梅之品格。他将西溪梅与江宁之龙蟠、苏州之邓尉的梅相比。龚自珍著有《病梅馆记》说文人画士赏梅的品味是:“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为美,密则无态。”这种梅,他称其为病梅,是文人画士遏梅之正气之产物。他购三百余盆梅,皆经修剪,沦为病梅,怒而摔盆,辟病梅馆,将梅植地,放开束缚,期待五年时间让病梅恢复自然状态,充满生气。 我想,心中磅礴的龚自珍若今日来到灵峰探梅,定满心欢喜,豪气释放。 西溪梅如今已经悄悄地被灵峰探梅的盛名盖过。 说是可惜,却也自然。 |
出生年份: 1956~年
擅 长: 国画
毕业院校: 中国美术学院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