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池沙鸿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 从“瞎子摸象”说中国画分科

2017-06-27 15:38:09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池沙鸿
A-A+

  有朋友说,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很像“瞎子摸象”。从学习、理解到感悟,人们都会有相同或不同的结论和收获。

  中国画分科就是一例。

  中国画分人物画、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科在当今被视同常识。这源自于宋以来文人画兴起,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创作和笔墨审美自成系统。到了1950年代,艺术为政治服务,人物画独大,加上西学东渐,中国画与西画教学分分合合,纠缠不清。潘天寿等老一辈艺术家为确立传统中国画的地位和教学系统,重新振兴山水画和花鸟画,提出了美术学院建立国画系,并分科教学的主张,把学生分到三个专科培养。半个世纪下来,全国一统,形成了惯性。于是,当今中国画创作生态有个特殊现象:大批画人因单科出身而画地为牢,不愿意接触旁科,更不要奢谈尝试油画、版画等其他画种。这似乎是中国画的特点,却也成为学术桎梏。

  社会发展飞速,万物中有了高楼大厦、飞机轮船、大桥码头、人造卫星、高铁坦克等等;地球成了村,村子各个角落的生物、植物、社会千奇百怪,在互相交流;科技发展,人们的视觉经验迅速扩张到宇宙的,微观世界的。这些古代没有,老祖宗画不着,而当代中国画人却扎扎实实生活在其中。问题来了,这些该做何科?中国画是否应该对这些视而不见?更大的问题是,当代人个体独立性更强,在艺术表达上,述求更为广泛多变,却因国画艺术表现手段的限制,反制精神世界的自由和开放。但是,习惯让人认为老祖宗就是这样的。

  其实,有很多“瞎子”认为老祖宗不是这样的。

  古人对绘画也有分科,但要复杂得多。传说唐代分六门,宋《宣和画谱》分十类收录作品和画家,南宋邓椿《画继》列出八类,明代干脆说画学十三科。历来分科都远不止三科。仔细看去,五花八门,有些内容可能当今美术学院教学始终都没有涉及过。浏览宋元以前的绘画,古人什么都画,马远、刘松年、李嵩、张择端、王希孟、赵孟頫、钱选等大批画家都是所有科目都能,有应万物象万形的本事。至少,也应该定义为“一专多能”。他们把他们那个年代最美、最先进的东西经过整理、概括,表现在笔下,寄托他们的理想、情愫,流传后世。如果他们活在当下,不怀疑会把地球上能看到的事物都画出神采,画出妙趣来。

  的确,文人画的发展,让修身养性的山水画唱了主角,在审美意识上贬低了许多被视为工匠的绘画。但当“瞎子”们摸到了敦煌、克孜尔的壁画、阴山、将军崖的岩画,重新抚摸神州大地的寺庙壁画,以当代人的审美摸到了明清的宫廷绘画、民间绘画,会发现老祖宗绝没有“人物、山水、花鸟”三科所规定的那么局促。老祖宗该是多么丰富多彩、浑厚精神的形象!

  老祖宗到底什么模样,谁也说不全。就跟1990年代“跨湖桥文化”把中华文明史推到八千年前,连许多专家都不敢相信,而此后的“上山文化”干脆上溯到万年那样。发现和认识始终是人类前进的脚步,始终让人感到有许多未知。所以,“瞎子”们还会继续摸象,活到老学到老,一代接一代地摸下去。

  虽然不敢妄言摸准了老祖宗,但我以为老祖宗的基本精神还是明显的。一是,中国传统文化是开放、包容和变化着的。它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并融会贯通。这是中华民族历尽劫难,文化根脉却始终不断的重要原因。二是,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。中国的“变通”一词有意思:“变”即创新,“通”即和谐。创新与和谐要统一。三是,中国传统文化推崇“经世致用”。人活在当下 ,要解决当下的事情,发当下的情怀,自然不能泥古。所以****的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”句永远是座右铭。

  秉承基本精神,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中国画分科。我这个“瞎子”以为潘天寿等老一辈艺术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了聪明的抉择,他们把传统文化“用”得灵活而道地,解决了当时的中国画学术地位。而今天的人们也应该学习他们,以更为宽广和发展的眼光做些“变通”,让更多有可能做到全能或多能的画人超过古人,让当今的中国画不输于古人的风采,不亏于古人的博大。

  20170228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池沙鸿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